記者馬培治/台北報導
14/3/2007
原文網址 : http://taiwan.cnet.com/news/software/0,2000064574,20115841,00.htm

行政院環保署取得ISO 20000認證,成為首家取得該認證的公家單位。

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今(14)天接受英國標準協會(British Standards Institution)授證,取得資訊科技服務管理認證ISO 20000證書,成為繼台灣IBM後,首家取得該認證的組織。包括監資處及其管理的公文管理系統、行政系統、內部網站,以及署內電腦設備等為認證範圍。並非全署都名列認證範圍內。

環保署環境監測及資訊處處長蕭慧娟說明申請認證原因,表示乃配合政府組織再造計劃,加上研考會曾評定環保署的資訊系統為各部會中最複雜的,因此才打算透過取得ISO認證的過程,重整其資訊系統。

環保署針對ISO 20000專案編列了300萬元經費,於去(2006)年四月評選通過由IBM擔任輔導顧問廠商,在8個月的認證輔導後,在今年初通過了該項認證。

ISO 20000為IT服務管理(ITSM,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Management)之國際認證標準,前身為BS15000。ISO 20000規定了五個關鍵IT服務流程,分別為:服務提供流程、關係流程、解決流程、控制流程以及佈署流程,藉由通過該認證,企業可以證明其IT服務管理能力符合ISO之標準。

一般說來,企業或組織可以透過導入ITIL(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Library, IT基礎建設集成)方法論,來提升ITSM之品質,並進而通過ISO 20000之認證。

蕭慧娟說明此次認證並未包含署內所有資訊系統的原因,表示環保署內系統太雜,七個處都有各自使用的系統,因此此次導入ITIL範圍僅及於監資處。

但由於列入認證範圍的公文管理系統、行政系統、內部網站,以及署內電腦設備等,是全署人員都會使用的系統,因此「影響其實是全面的,」她說。

提供環保署ITIL顧問服務以取得認證的IBM資訊科技服務部經理陳俊昌則補充道,由於環保署的專案執行時間僅八個月,因此曾建議環保署較小規模的認證範圍,「他們(環保署)並不是挑最簡單的來做,」陳俊昌說。

難以評估效益常成為一般企業在導入ITIL前考慮的重點,非營利的政府機構如何評估導入ITIL後的效益亦引發關注。

負責此案的監資處科長顧鋼基表示,是以署內員工及外包IT廠商的使用滿意度調查、系統可用性等指標作為評估標準,他表示,在導入ITIL後,使用滿意度有顯著提高,達到八成以上。

儘管導入ITIL,乃至通過認證後,環保署之IT服務水準確有提升,但在導入過程中,也經歷不少阻礙。

「繁複的教育訓練過程是推動ISO 20000認證中最大的困難,」顧鋼基說。

他解釋,從一開始對全署員工介紹ISO 20000開始,到針對參與人員的8堂ITIL課程、每週的讀書會與檢討會等,「由於常常得在下班時間進行,對同仁來說是很大的負擔,」他說。

陳俊昌則補充,組織在推動ITIL過程中,若員工對導入ITIL缺乏共識、高階主管又未大力支持,「基層員工沒有配合,便很可能失敗,」他說。

可能帶動ISO 20000風潮

環保署通過ISO 20000認證,可能會帶起企業取得該認證風潮。

研究機構IDC企業應用分析師陳志杰表示,環保署取得認證可能引起企業跟進,導入ITIL並申請ISO 20000認證。

提供ITIL導入顧問與ISO 20000輔導服務的IBM,亦大力鼓吹企業導入ITIL以提昇競爭力、降低IT營運成本,「當然也希望環保署的案例能成為企業跟進的範例,」陳俊昌說。

但陳志杰認為,企業跟進不見得是為了導入ITIL所可能帶來的實效。

「導入ITIL需要投資,企業要投資,就會期待看到ROI(投資報酬),」他解釋,導入ITIL的投資不容易立刻顯現效果,ROI也不易量化,是以往企業裹足不前的原因,但導入ITIL有助於取得ISO 20000認證,「對股東來說,有提升企業形象的誘因,」他說。

但他擔憂,若企業導入ITIL的目的是取得認證,而非真正重視ITIL所強調的管理思維,「似乎是有點倒果為因了,」陳志杰說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ivan0914 的頭像
    ivan0914

    I'n Blog 之萬象真藏

    ivan09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